苏少版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 2020-2-5 22:26:00 | By: nd339988 ]
 
活动主题一 我是“非遗”小传人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访问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让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特点、保护现状等。
2、小组合作讨论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措施和建议,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动。
3、理解、认同家乡传统文化,并乐于做“非遗”小传人。
活动重点:
能动手设计非遗作品。
活动难点:
访问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讨论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措施和建议,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动。
活动课时:
两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一)教师出示“非遗”图片
师:你们认识这些图片吗?这是哪些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吗?
1、学生交流。
2、师小梳理如下: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说唱艺术、二十四节气、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中国剪纸、南京云锦技艺、苏州评弹等。
(二)教师讲解并引入主题
“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称。截至2017年6月,我国共有39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学们,在你们的家乡一定也有很多“非遗”,让我们一起走进“非遗”,保护“非遗”,努力做“非遗”小传人吧!(教师板书主题:我做非遗小传人)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教师出示小贴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一般有以下几种: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皮影、曲艺和杂技;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5、传统体育和游艺;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组内交流自己知道的“非遗”。
1、小组交流“非遗”,推荐代表向全班汇报“非遗”。
2、教师介绍“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国家级‘天下第一鼓’以及扬州剪纸、扬州漆器、扬剧、扬州弹词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分析案例,学习探究技能
“非遗”中的雕版印刷技艺古老而又有趣,工艺流程极为复杂,大致分为:写样、雕刻、刷印、装帧。扬州的同学们在参观扬州古籍刻印社后,产生了许多问题,让我们一起研究一下能学到哪些技能。
1、版印刷是怎么产生的:怎么进行印刷的?用什么工具?用怎样的丝长?
2、雕版印刷的价值:为什么在印刷这么先进的时代还有雕版印刷作品的市场?
3、雕版印刷出来的作品:过去的雕版作品还有吗?是怎么保存到现在的?
4、关于博物馆的名字:为什么叫“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而不叫“中国扬州版印刷情物馆”?为什么要专门设立一个雕版印刷博物馆?它有样的价值?
5、彩色的雕版印刷又是怎样的:工具有什么特别的?颜料怎么放?怎么印刷的?
6、印刷的历史:印刷术是如何产生的?印刷的历史籍刻技术目前的发展状况怎样?
未来的印刷技术会是怎样的?
他们又将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整合,形成了研究课题:
“雕版印刷艺”研究课题
1、关于印刷发展史的研究。
2、关于雕版印刷制作流程的研究。
3、关于雕版印刷技艺发展现状的研究。
4、关于雕版印刷技艺传承价值的研究。
同学们,你们在参观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产生了哪些问题?大家也来从不同的角度分组作探究吧!
(四)小组合作确定探究“非遗课题”,看看能产生什么问题?整合问题,形成研究课题。
(五)小组合作制订采访计划。
三、回顾总结,布置任务
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你有哪些收获?请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利用课余时间采访“非遗”传承人,并填写好采访记录单,拍下照片或录下视频。
全册已完成,需交流研讨的请联系娜娜老师 微信 nd339988
 
 
发表评论:
 

时 间 记 忆
<<  < 2020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最 新 评 论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天涯博客欢迎您!